上一主题下一主题
推送至APP |
级别: 总版主
UID: 2
精华: 1
发帖: 15477
威望: 15488 点
铜币: 1377817 枚
贡献值: 0 点
注册时间: 2022-03-21
最后登录: 2024-07-10
0楼  发表于: 2024-05-22 17:32

他是受人追捧的亿万名博曾和当红明星打过嘴仗如今……

  他曾应约给国内很多一线明星写过文章,比如,章子怡、赵薇、甄子丹、吴、张涵予、苏有朋、吴镇宇,长期在娱乐评论中独占鳌头;
  他是襄阳言辞最犀利的评委,某胸膜大赛中,别的评委都是围绕比赛中的得失发表评论或者建言,而他却直端端的问那个冠军选手:“我特别想知道,你确定你的胸是真的吗?”言下之意,就是质疑别人做过整形。
  他的知名度是靠他的言论立足的,同时也是靠他在网络上的影响力来支撑的。他就是本期《人物者》的主角—马善记!
  马善记,湖北浠水县人,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。武汉纺织大学客座教授,襄阳市财政科研所所长,《新财苑》总编辑,经济师,著名写手,网络名人,知名娱评人,多家电视台节目嘉宾。他是多家门户网站名博,多家报刊特约评论员,多种比赛活动评委。他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文章5000余篇,著书9部。获奖无数,被媒体称为“荣誉证书等身的人” (曾荣获第二届楚天襄阳传媒大奖之“年度影响力人物”);善于建言献策,被誉为“意见领袖”。
  用极简、极致形容马善记是非常贴切的。生活上极简,事业上极致,或者说,做人极简就好,做事追求极致,这就是马善记。
  马善记喜欢挑战不可能,事实上,也挑战了很多不可能。他是公务员,是体制内的人,他的公职身份是襄阳市财政科研所所长、《新财苑》总编辑,但除了做好本职工作,并取得了较大成绩(他从事的财政科研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挂了号的,获奖无数),同时还做了很多体制外的事情,并且把很多事情尽其所能做到了极致。
  他是学财务的,不是学新闻的,也不是学中文的,更不是专业媒体人,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比很多专业媒体人更专业的成绩。他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发表文章,迄今已在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、《经济日报》、《瞭望新闻周刊》等数百家报刊上发表文章5000余篇,数百篇文章获奖,包括中国城市党报好新闻奖、湖北新闻奖等,一度被称为“获奖专业户”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他曾经在同一天的《人民日报》(中国第一大报)上同时发了两篇有分量的文章,而且都是“中国新闻名专栏”。这在全国应该也是不多见的,甚至是绝无仅有的。
  他不是专业作家,也没有加入作家协会,但出了9本书,而且都是“著”,不是编著之类的,还举行过签名售书活动。十几年前,他的长达74万字、59元钱一本的著作《财经论丛》甚至登上了“华夏图书畅销排行榜”。很多人问,他为什么要出9本书,他常常开玩笑说,9是个位数中最大的,所谓“九五之尊”,也是一种极致。
  他的第一学历不是大学,但他成了大学的客座教授,在不少大学都开过讲座,甚至给专业媒体人讲过课。据反映,他在大学讲课的受欢迎程度丝毫不亚于专职教授。他曾经最大的梦想是当老师,但阴差阳错学了财务,从事了差不多一辈子的财政工作。而大学客座教授这个身份,最大的意义其实就是帮他圆了老师梦。事实上,现在称呼他最多的是“马老师”,而不是体制内的所谓官衔。
 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,互联网、新媒体是年轻人的江湖,但用马善记的话说,互联网和新媒体成就了他的下半生。很难想象,一个并不年轻、最初连字都不会打的人,居然曾一度在互联网、新媒体尤其是博客这个江湖上叱咤风云,成为一代“资深网红”。还记得二十多年前,他刚刚迷上写文章,对言论情有独钟,但条件极其艰苦,不要说没有互联网,就连电脑都没有,写稿子只能靠手写。通常是先打草稿,然后再誊写,再通过邮政寄送到有关报刊编辑部,一篇稿子在路上往往要“走”好几天,很容易失去时效性。
  再后来,虽然有了电脑,但他不会打字,往往是他打好草稿,再交给打字员打印,最后还是要通过邮政寄送到有关报刊编辑部。直到有了互联网,才慢慢告别手写,而且由于还可以发电子邮件,写作才真正变得更简单,也更快捷,同时也更能保证时效性,但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。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会打字,直到有了博客。因为要保证及时更新博客,并作相关回复,就必须自己会打字,这是打字员无法替代的。更重要的是,因为有了互联网,有了博客,“我的地盘我做主”,他在电脑上把文章写好了,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发在自己的博客上,无需再通过邮政寄送到有关报刊编辑部,省时、省力又省心。
  所以有了互联别是博客之后,他就很少给纸媒投稿了。尽管在没有开博客之前,马善记就在纸质媒体上发表了很多文章,出了很多书,但都不是他打的字,要么是手写的,要么就是请打字员打的,而他博客上的博文几乎都是他自己在电脑或是手机上完成的。可以说,是互联网“逼着”他学会打字的。在2016年举行的襄阳首届网红大赛启动仪式上致辞时,马善记曾用开玩笑的口吻说过这样一句话——现在各种“网红”层出不穷,其实,大哥我已经不当“网红”很多年了!记得马善记第一次被新浪网官方称为网络红人时是在2006年底他应邀到新浪网开博客的时候,事实上,在这之前,他在搜狐网的博客访问量已经高居榜首,被称为“搜狐第一博”,差不多已经就是“网红”了。
  10多年过去了,称马善记为“资深网红”一点也不夸张。足以让他骄傲很多年的是,他当时是以名人明星的身份被邀请到新浪网开通博客的。当然,更重要的是,他的新浪博客访问量节节攀升,很快破百万、破千万,不到3年的时间,访问量就突破了一亿,是继“博客女王”徐静蕾之后第二个博客访问量过亿的新浪娱乐博主。他的博客还曾两次上央视新闻,被媒体誉为“中国博客的标志性人物”。除了新浪博客和搜狐博客,他还是凤凰网和腾讯网的加V名博,访问量最少的都是几千万。成为“网红”后,他的名字和博文曾频频出现在诸多门户网站的首页,很多博文的单篇阅读量都超过百万,最高的一篇达500多万。马善记说,记得开博客之初,看到很多名人明星的博客访问量都很高,甚至像个天文数字,无法企及,更不可能超越。没想到,他通过自己的努力,挑战了这个不可能。
  曾几何时,马善记一直觉得名人明星是无法靠近的,如今,通过自己的努力,他在很多人的眼中也成了“名人”。事实上,“名气”大了之后,他还曾经常与名人明星有过各种接触,不是量身定制写文章,就是接到邀约,参加相关活动。他曾应约给国内很多一线明星写过文章,其中不乏收费的,比如,章子怡、赵薇、甄子丹、吴、张涵予、苏有朋、吴镇宇,等等,等等,二三线明星就更多了;他曾为十余家电视台做过宣传推广,包括央视多个频道和多家地方卫视;他还是多家电视台的节目嘉宾,襄阳广播电视台甚至还曾专门为他量身打造了一档谈话类节目——《马眼观娱》;他还是多种比赛活动评委,曾应邀到福建武夷山参加了由张艺谋、王潮歌和樊跃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节目《印象大红袍》试演周首映礼,与马云同台,享受明星礼遇,又是走红毯,又是签名;还曾应韩国驻武汉总领事馆邀请赴韩国访问;他还收获了很多粉丝,包括不少名人明星,比如张颐武、尚雯婕、叶匡政等都是他的微博粉丝;当然,他也曾和不少明星打过嘴仗,比如,李亚鹏、周艳泓、谢雨欣,等等。因为在体制内外的影响力,他曾获得第二届楚天襄阳传媒大奖之“年度影响力人物”殊荣;因为善于建言献策,他还被誉为“意见领袖”。
  马善记深知,花无百日红,要想自己永远不“out”,就必须与时俱进。有鉴于此,在博客、微博日渐式微之时,他不再频繁更新博客、微博,而是急流勇退,开始转战微信,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,朋友圈越来越大,很快成了朋友圈里的“新网红”。
  在这个时代,有个性才会受欢迎!马善记老师一直有着自己的追求,言论总是与众不同,传播也很有特点,并不是一味的唱赞歌,都会发表自己独到的观点。一位市领导曾说过这样的话:“马善记是襄阳的一张名片,宣传了襄阳,提高了襄阳的知名度。”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《人物者》马善记的定制魅力吧!
☛ 1024社區区
上一主题下一主题
 电影2090 » 娱乐动态